良渚行

5.2

从上海出发去杭州余杭,行程229公里。6:14出发,全程用时3小时42分。五一假日车多。

出门自信走错路。计划罗山高架转申嘉湖高速(S32)去杭州,错过入口。转走杭州湾环线高速。绕路一丢丢。下次切记,罗山路-沪奉高速,过周浦收费站,就要准备右转上S32了。S32就是申嘉湖高速,申嘉湖就是S32。

到了先吃饭。附近大飞碟样的建筑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,它的旁边就是要去的餐厅乔村二十八道。这个餐厅名字好有意思。起名的逻辑是,老板娘小名叫小乔,店里二十八道招牌菜,合起来叫乔村二十八道。点了清蒸鲳鱼、小鱼花生和沙拉。都不错。

饭毕去良渚博物院,十多公里,12点40出发,13点10分左右到达。

良渚博物院在美丽洲公园内,湖光山色,绿树成荫。太阳也给力,显得树更绿,水更清。从东南门进,先一座小桥,桥边一块大石头,上面刻着:良渚博物院。

良渚居于天目山余脉环绕的C型盆地,规模宏大,有完备的都城,水利设施,玉石“工业”。核心区良渚古城3重向心结构,以宫殿为中心,内城外郭,有8个水城门和一个陆城门。内城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,加上外城6平方公里左右,控制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之多。这里物产丰富,除了打猎野味,主要肉食种类是家养猪,粮食蔬菜河鲜均有。良渚文化的影响力超越太湖流域,已辐射到太湖以东以北更广远的地方。

古城遗址规模宏大也意味着,在史前时期修建这样一个工程,必然是耗时又费力,或许需要数万人力持续数十年之久才能建成。而那时人的平均寿命大约29岁左右。可能有些人一辈子的工作就是修城了。

和这些大工程相比,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微不足道的。

古城的城门大部分是水城门,这是北方古城所没有的。宫殿区位于莫角山区域,筑于高台之上,站在上面确实让人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气概。其余地方分不同的功能区,有粮仓,有工坊,加工玉石。据考古,良渚人造玉技艺高超,可能远销“国外”。尤其以玉琮为代表,为良渚人首创。

博物院展出的玉石产品是非常精妙的。反山12号墓被判定是良渚王的墓,其中出土的玉石又多品质又好。其中的玉琮又精致又好看,很难想象这是四五千年前的人用简陋的工具制作出来的。

这也说明,在具体的事情上,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也是超乎想象。

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,玉石文化晚期,陶器已经出现。良渚人也在盆盆罐罐上刻上自己所思所想。有些可能代表太阳,有些像一只鸟,有些是一只动物,笔划简单,意象丰富。记录的价值,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价值才逐渐显现。个体的表达在写写画画之际,于己而言,意义已生。我们平常太囿于自己不够好/不够专业的想法了。

参观完博物院,时间还早,步行去玉鸟集的夏小鲜吃饭。饭后看了旁边的单向书店的大谷仓和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的大屋顶。其中,大屋顶为安藤忠雄设计,建筑周围成排的染井吉野樱。

今天一共1万6千步。

5.3

早上车补电,去古城遗址。

遗址公园特别大,特别热。印象较深的有:莫角山宫殿区,池中寺粮仓,反山遗址。厕所需要仔细规划,不好找。

在西城墙春日市集喝杯奶昔,芒果和牛油果。天气预报变天,风大,各个小档口被吹得七零八落。

出遗址公园,去杭州国家版本馆。距离不远。选了条环遗址公园的路,不得不说,良渚很漂亮,村景很好。

第一次去版本馆,大约了解版本馆和博物馆、美术馆之类的区别。重视藏品的源流,甚于藏品本身所表达的含义。

版本馆建筑很漂亮。全国共四个版本馆,图片看,各有特色。
总馆文瀚阁在北京,其余三个分馆分别是杭州文润阁,西安文济阁,广州文沁阁。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。

再回玉鸟集吃饭,海来大食堂。豆腐干,麻婆豆腐,炒南瓜丝等等。玉鸟集熙熙攘攘。

5.4

今天去安吉溪龙乡树下小白屋吃饭,白茶原万亩茶田健身步道暴走。

然后穿过湖州,沿环太湖公路东去苏州,看到夜晚的太湖。

再连夜赶回上海。到家12点。